許多人對於指甲的健康與護理抱持著錯誤的認知,遺憾的是,專業美甲師也不例外。本文將聚焦醫師解釋的五大指甲相關常見「誤解」,並以科學根據釐清這些迷思。
1指甲上的白色斑點是缺鈣的證據?
誤解的真相:指甲上的白色斑點雖然有可能是缺鈣的表現,但大多數情況並非如此。皮膚科醫師指出,指甲出現白斑最常見的原因是輕微受傷。指甲碰撞、使用刺激性強的化學藥品,或塗抹強效指甲油,都可能導致指甲受損。劉醫師解釋,這些白斑是無害的,隨著指甲生長會自然消失。
2指甲硬化劑可以修復脆弱或破裂的指甲
誤解的真相:這是不正確的。皮膚科醫師表示:「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指甲被硬化劑加強了,但最終這些化學物質會損害指甲結構,導致更多裂痕、斷裂和脆弱。」她建議,與護理乾燥肌膚一樣,脆弱的指甲也需要保濕。
3灰指甲不只是外觀問題
誤解的真相:指甲真菌感染症不僅僅是外觀上的問題,實際上可能造成嚴重影響。若放任不管,指甲可能會變形、龜裂、增厚,甚至難以修剪。真菌具有極強的感染力,「可能會擴散到多隻指甲,導致整個指甲板與指甲床感染,發展成慢性疾病,」
4甘皮要去除才能讓指甲健康?
誤解的真相:事實正好相反。切割或強行推入甘皮,反而可能引發感染。甘皮在皮膚與指甲之間,扮演阻止細菌侵入的屏障作用,若將其去除,該處就會暴露在感染風險之中。感染若惡化,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,有時甚至必須進行外科引流(排膿手術)來治療。
5指甲需要呼吸?
誤解的真相:指甲並非活體組織。根據醫師的說法,指甲是由角蛋白(Keratin)這種蛋白質組成,裡面不含活細胞,因此不需要氧氣。指甲是從指甲床長出來的,營養是透過血液供應,而非空氣。儘管如此,建議定期讓指甲休息,不要長時間持續塗抹指甲油或使用假指甲。指甲油可能會使指甲乾燥,尤其是深色指甲油若長時間不卸除,還可能暫時使指甲染色。
愛妮雅~【碧月老師專欄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