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專業醫生表示,冬季皮膚乾癢在西醫診斷常為缺脂性濕疹,不只好發於小腿前側,連四肢及身體軀幹也可見到。除了西醫皮膚科能治療之外,中醫治療的特點在於能夠根據病人不同體質做調理,使容易過敏的皮膚問題轉恢復回正常肌膚。
冬季乾癢(缺脂性濕疹)是因為在冬天乾冷且濕度變低,加上皮膚分泌油脂及保水功能下降,因而產生乾燥、脫屑、搔癢等問題,中醫認為皮膚油脂不夠的問題屬於陰虛的多見,治療上則將人體比喻成一棵大樹,皮膚就相當於樹的表皮,看到一棵枯萎的樹,不是用水澆到乾枯樹皮上,而是到它的根部才會有幫助,外用藥處理的樹皮的部份,而內服藥的治療才是澆水到樹根,兩者相並用才能達到標本兼治。
濕疹的症狀為何?
濕疹的症狀因人而異,且根據濕疹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,濕疹症狀可能反覆發作,有時症狀會有所緩解,稱為「緩解期」,但隨後可能再次惡化。對於濕疹患者來說,及早診斷和正確的治療非常重要,以減少症狀的嚴重程度和發作頻率,以下是濕疹的主要症狀:
1. 皮膚瘙癢
瘙癢是濕疹最典型的症狀,可能在皮膚發紅或出現皮疹前就已出現。瘙癢感常常讓人感到非常不適,尤其在夜間加重,影響睡眠。
2. 皮膚紅斑
濕疹的發病部位通常會出現紅色或粉紅色的斑塊,這些紅斑可能散佈在皮膚的不同區域,如臉部、頸部、手肘內側、膝蓋後側等。
3. 皮膚乾燥、脫屑
濕疹患者的皮膚常常乾燥粗糙,伴隨脫屑現象。皮膚屏障受損,容易失去水分,導致皮膚更加乾燥。
4. 皮膚增厚、苔蘚化
如果濕疹長期未得到有效控制,反覆抓癢會導致皮膚變厚,形成苔蘚樣的變化,皮膚紋理變得更加明顯。
5. 皮疹和水泡
濕疹可能出現小水泡或皮疹,這些水泡可能會破裂,滲出液體,形成結痂,進而導致感染風險。
6. 感染跡象
濕疹受感染時,患處皮膚可能變得更紅、更腫,甚至出現膿包或黄色結痂,並伴隨疼痛感。
冬季肌膚乾癢時的生活小提醒
1. 冬天少穿毛衣類衣物,因為較厚的衣服不容易透氣且易引起癢感,反而要多層次穿搭,以棉質衣物較佳,減少引發皮膚搔癢的狀況。
2. 飲食上要注意禁食薑母鴨、羊肉爐、麻辣火鍋等燥熱食物,會越吃越上火加重皮膚乾癢,反而應該多吃銀耳、甘蔗、梨子、白蘿蔔等滋陰潤肌膚,蘿蔔還讓腸道順暢,腸道一通身體自然輕鬆,皮膚修復得快。
3. 推薦茶飲:杏仁麥冬補陰茶
(1) 材料:杏仁6g,麥門冬9g,桑葉9g。
(2) 煮法:將上述材料加水煮沸後,再用小火煮10分鐘,過濾後即可飲用,可加入些許白糖調味。
(3) 使用方法:一天飲用一次,補充肌膚需要的水份。
(4) 功效:杏仁、麥冬、桑葉皆能養陰生津,且潤肺止咳,除了肌膚乾癢有效,對於乾咳無痰的情況也能緩解。
(5) 注意事項:藥材以涼性為主,適用於體質偏熱、乾癢、無法入眠的人效果較好。
愛妮雅~【碧月老師專欄】